【中國左派】中國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

1691
 

中國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

中國左派又有老左派和新左派子之分:甘陽(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)認為二者的主要區別:老左派使用的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語言,新左派則部分使用源自西方社會科學的語言。[ )

共同點:極力支持毛及其領導下的共CD,反對現政權。批判當今的腐敗、社會不公,批判市場經濟和私有化,贊美公有制和計劃經濟,主張回到毛時代。

“烏有之鄉”網站首頁橫幅:

從橫幅可以體味出左派對毛的敬仰及對后來的共CD的不滿

老左派忠于國家體制、正統的馬列毛理論資源,基本主體都是老革命老學者老黨員,早期代表人物是胡喬木(毛澤東秘書,理論寫手)、鄧立群(原中宣部部長)等,現在的代表人物是劉國光(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)、馬賓(原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副總干事)、程恩富(上海財經大學教授)等。隨著毛的離去,社會影響力較小,但陰魂不散。

新左派和老左派一樣,只反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,不反autocracy;都肯定毛的左傾做法,號稱要“繼承社會主義遺產”。新左派代表人物有孔慶東(北大教授)、甘陽、汪暉(清華大學教授)、崔之元、韓德強(北航教授)、張宏良(號稱中央民族大學教授)、左大培(中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),楊帆(中國政法大學教授)等。

中國左派 中國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

右派(自由派)重視個人權利、自由競爭、市場經濟、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、法治國家。[ )極力批判毛及其領導下的共CD,支持現政權的改革,但批判其改革的不徹底(主要指政治改革)。批判當今的腐敗、社會不公,主張市場經濟和私有化,主張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。

傳統自由主義代表人物:嚴復、胡適,蔡元培、顧準、陳寅恪、李zehou、李rui(毛澤東秘書)、李shenzhi(周恩來外交秘書、原社科院副院長)、王xiaobo等。

新自由主義陣營主要是賀weifang(北大教授,欲去浙大被阻,后去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2年,現已回北大)、秦暉(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)、劉軍寧(中國政法大學教授)、徐友漁、朱學勤、何qinglian,張五常(香港大學教授 )、陳zhiwu(耶魯大學教授)、天則經濟研究所(茅yushi、張曙光、盛洪、樊綱、周其仁等)和張weiying(北大教授)、郎xianping(總體上是一個自由主義者,但兼有新權威主義思想,強調國家威權,反對國有企業私有化)等。

秦 暉認為,中國如今是左派右派都不得勢。因為左派要追問統治者的責任;右派要限制統治者的權力;這兩種人在中國都被打壓。但是,統治者也扶植他們需要的左、右派:他們需要“左派”為其擴張權力,需要“右派”為其推卸責任。所以也可以說,中國如今是“左派”、“右派”都很得勢。

中國左派 中國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

“左派”得勢則自由受損而福利未必增加,“右派”得勢則福利喪失而自由未必增進。[ ]“左”時政府擴權卻不可問責,“右”時政府卸責卻不愿限權。左起來就侵犯平民私產而公共財富卻未必得到保障,右起來公共資產嚴重流失而平民私產卻未必受保護,一邊“新國有化”一邊又“權貴私有化”。左時“公權”侵奪個人領域卻無心公共服務,右時放棄公共服務卻不保護個人權利。 “左派”建不起福利國家,“右派”搞不成公平市場。 “一個蘿卜兩頭切,左右都是他得”。不能像憲政民主體制中那樣,以左派爭福利、右派爭自由的“天平效應”來維護社會平衡。

相關專題

中國左派
 

內容版權聲明:除非注明,否則皆為本站轉載文章。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
轉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nokturnalist.com/a/1218.html